读书|我只是选择了生活

读周作人的散文集《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虽然不是很喜欢这本书的版式设计,字体和字号都有些尴尬,纸张太白太厚,不推荐大家购买江苏文艺出版社这个版本。

不过周作人本身关于生活的细致观察,化作字字珠玑,打在我的心里。

“生活不是很容易的事。动物那样的,自然地简易地生活,是其一法;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妙地生活,又是一法。生活之艺术,其方法只在于微妙地混和取与舍二者而已。”

的确,每长大一岁,我都越发感到生活的不容易。这种不易不是表面上的生活艰难,我们这个年代已经很少部分人为经济所困,但即使是经济宽裕了,身处在这人世间,就是会常常感觉无力,活着本身的就是一种莫大的考验。

在我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完全出不了门,每天一睁眼就会感到痛苦,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去做。那时候,日夜陪伴在我身边、给我最大安慰的就是我养了六年的猫,躲躲。当我连最基本的生活都进行不下去的时候,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躲子每日的生活简单而重复,只为了嘴馋偶尔讨好一下主人,想跟玩具老鼠玩的时候就一直盯着那只老鼠,太阳出来了就走到能晒到全身的地方慵懒地躺下,想躺多久就多久。在我情绪崩溃的时候,他总是悄悄地溜走,躲到我看不见的地方;等我情绪渐渐平复了,他又总是第一时间回到我身边,默默地靠着我,温柔地叫上两声。他每天都规律地作息,认真梳洗自己的毛发,开心的时候就满屋子跑来跑去,无聊的时候也从来不会对猫生感到绝望。这是一只猫的简单生活,却也是充满生命力的。躲子在最难熬的时候,和我一起日复一日虚度着时光。

渐渐的,我能从阴影中走出来,慢慢恢复正常,我发现我对生活的热爱还在。人这辈子只有一次机会,还是应该用心去活,把生活当成亲自创作的艺术——每一个特别的日子都过得有仪式感,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精心安排。否则人为什么要活着呢?这是我常常反复问自己的。可是时时刻刻都认真对待,珍惜每一刻,是多么难做到的事情啊;如果身心感到疲倦,就适当地休息,给自己喘息的机会,主动做一些事为自己放松。当脑中又浮现新的灵感,身体重新获得能量了,就又能投入进去,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和哥哥鲁迅先生一样,周作人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曾为文学拯救亡国而满腔热血,一手创办了文学联合会。可是当他的早期同人如胡适、陈独秀、鲁迅等纷纷选择了各自的政治立场时,唯独周作人选择了生活本身,远离纷争,试图耕耘”自己的园地”。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的一个法国同学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都不关心政治?”在叙利亚难民纷纷逃亡无家可归的热烈争论下,当时的我不知如何回答她。其实在中国也有很多关心政治的人士,为何要把人按照国别、人群进行笼统地划分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所处于不同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有选择忠于自我的权利。我也只是在众多的人生意义中选择了生活本身罢了,这有什么错呢?谁又有评判这其中优劣的权利呢。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要求别人,是一种狭隘的行为。而现在的我也要用王朔的一句话告诫自己,”当一个人把评判的标准交给别人的时候,这个人就是没有活明白。”

为自己而活,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