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重燃希望

最近,和一位朋友的相遇重新燃起了我心中對於自己理想的事業的動力。我們之間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共同點,對想做的事情高度契合,同時又都需要像對方一樣可以商量和扶持的人。朋友答應月底來北京,和我一起嘗試著重新出發,把現在的小打小鬧做成真正的小眾品牌。雖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路很艱難,常常動搖信心,常常想過放棄去找份工作算了。但是命運似乎沒有放棄我們,在每個奇妙的時刻給予了我一雙雙手。他們都是幫助我度過人生的橋。

最近看到一句話說,當你沒有想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不要盲目的努力和堅持,那樣可能會讓人更加迷失自己。這個時期如果自己的狀態沒有調整到最合適,對要做的事情沒有找到信心和動力的時候,就停下來,做一些當下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把那些所謂”重要”的事情先暫時放到一邊。

继续阅读 “重燃希望”

读书|我只是选择了生活

读周作人的散文集《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虽然不是很喜欢这本书的版式设计,字体和字号都有些尴尬,纸张太白太厚,不推荐大家购买江苏文艺出版社这个版本。

不过周作人本身关于生活的细致观察,化作字字珠玑,打在我的心里。

“生活不是很容易的事。动物那样的,自然地简易地生活,是其一法;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妙地生活,又是一法。生活之艺术,其方法只在于微妙地混和取与舍二者而已。”

继续阅读 “读书|我只是选择了生活”

我的朋友大浪

我和我的朋友大浪认识于2011年。那年我俩都刚刚大学毕业,通过校园招聘一起进了同一家公司工作。那时候我们都非常单纯,带着很重的学生气,待彼此却很真诚。

刚进公司的前半年,我在崇文门租了一间13平米左右的小房间,还养了一只名叫歪歪的白猫。大浪那时没找到临时住处,就在我那儿住了两晚,我俩抱着猫打闹。虽然空间很狭小,记忆中却是很温暖的。公司当时效益不错,大老板一高兴就给了我们两个初出茅庐的管培生去新加坡团建的名额。第一次公费出国玩,我俩都很兴奋,在圣淘沙的酒店住同一个房间,一起去了环球影城、夜间动物园,吃了各种美食。虽然新加坡是个超级小的国家,记忆中却是很宽阔的。

大浪就是这样一个率真,有些男孩子气,能带给人温暖的女孩。

继续阅读 “我的朋友大浪”

谈谈写文章

今天去了朝阳大悦城新开的晓岛书店,读了一本周作人先生的小书,颇有些感想,于是想记下来,作为我新生活的开端。

现代人的生活复杂的很,充斥着各种信息和资讯,但是平日里我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的文字确实是很少,最多是偶尔闲来在微信里寻着标题点进去的一些公众号文章。可是总觉得这样的文章越来越难走进我的心里,读完也常常在心里骂道”什么玩意儿”,文章里传达的要么是内容空洞虚浮,要么是价值观扭曲,似乎总是抱着什么功利的目的想要去迎合某些特定的观众,赚取关注和掌声,进而从中谋得利益。那些文字经过精心设计和包装,配以精致的图片或动效,却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铜臭味。于是我索性很少看公众号的文章,也总是在想我到底应该写一种怎样的文章才能恰当地实现自我表达?所以我一直对在公开平台上写文章这件事没什么自信,也有些担心一不小心随了大流,掉入现代社会的欲望陷阱里。

继续阅读 “谈谈写文章”

我的2018:在平凡的日子里做一个勇敢的人

 

以前,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很不喜欢回顾过去。总觉得日子过得不够快,出去旅行拍的照片回来从不整理,喜欢的”玩具”在得到的那一刻就失去兴趣。从前假装”很努”的样子,渴望寻求新鲜刺激的心态,让我从不知足,也逐渐失去了简单快乐的能力。

刚刚,我在朋友圈写道,2018年我学会的是——生活从来不能完全如我们所愿那样发展,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未来的日子变得令人期待一些,然后鼓起勇气继续生活。🔮

看来这些年现实的磨砺,使我改变了不少。每当我对生活感到沮丧,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的时候,我会回头去翻翻手机相册。看看过去的生活留下的痕迹,就会发现在客观现实中,尽管我常常偷懒、偶尔选择放弃和自闭,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尝试,并且一直在努力地乐观去面对生活。

马未都说,生活不是一定要追求一天比一天过得更好,明天一定比今天更加努力,而是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消极的人生,在平凡的日子里做一个勇敢的人。长大了的我逐渐明白了”活着”的正确打开方式,也逐渐摆脱了纠结痛苦的自己,找到了与自己和平相处的一些窍门。

即将过去的一年,看看我每个月都经历了什么。

继续阅读 “我的2018:在平凡的日子里做一个勇敢的人”

Living with clay

 

“Living with clay”是前段时间在杨梅竹斜街的铃木食堂看到的一个展览。

也有一段时间没有做陶了,忙完杂事,最近终于回归了自己缓慢的生活节奏里。

朋友告诉我手捏成型很快又轻松,不过拉坯还是能带给我无法替代的愉悦。

这是当初接触陶艺,并得到治愈的原点。

像陀螺一样不断旋转的拉坯机,无声的同心圆运动,对我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

希望可以一直这样,和泥土一起生活下去。

继续阅读 “Living with clay”